医保电子凭证已面向全国开通,是全国医保线上业务唯一身份凭证,标志着参保人将拥有一人一码的电子医保。现我院已开通医保电子凭证支付业务,来院就诊时您再不用担心忘记带卡了,拿着手机就能享受便利。
![](/__local/1/E8/D2/A79C37DDBA9D7798C4C0D3AFC34_EB61ED54_3B2C4.jpg)
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流程
方法一: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激活
下载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”—点击“医保电子凭证”,如未激活,点击右上角“立即注册”—录入身份信息并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认证。点击“医保电子凭证”—选择参保地—“立即激活”。
![](/__local/9/95/C1/110052E467AB17FC71B6B6ACF08_DBEA6F20_1F2A4.jpg)
方法二: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激活
进入贵州省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—点击“便民服务”中“医保服务”—点击“医保电子凭证”,选择参保地—点击“去激活”页面,进入身份验证(输入6位数支付密码)—“授权激活”进行人脸认证激活。
![](/__local/5/BD/9C/ECB733E827C49D69AD3AE4C42B8_7BCF1C43_1B49C.jpg)
方法三:微信激活
第一种:打开微信—点击右下角“我”—“支付”—“城市服务”,点击热门服务中“医保”—选择“医保电子凭证”。如未激活,先点击“激活”—身份验证(输入6位数支付密码)—“授权激活”进行人脸认证激活。
第二种:打开微信搜索“我的医保”公众号,点击菜单栏“医保凭证”—“激活凭证”,进入身份验证(输入6位数支付密码)—“授权激活”进行人脸认证激活。
![](/__local/B/BD/53/190E60829C7323DF19964D4C421_AE7E8DF7_19F01.jpg)
方法四:支付宝激活
第一种:打开支付宝首页点击“卡包—证件—医保电子凭证—立即领取”。如未激活,点击“同意协议并激活”后扫脸认证激活。点击“立即使用”并设置6位数支付密码(医保支付密码)。
第二种:打开支付宝首页,点击“市民中心”—“医保”—“医保电子凭证”。如未激活,点击“同意协议并激活”后扫脸认证激活。
![](/__local/7/60/DF/0C856F2B84C81D178E70AB4F08E_7C0D75DF_21554.jpg)
老人、儿童如何绑定医保电子凭证?
一、 医保电子凭证“亲情账户”在哪里开通?
首先,在手机应用市场搜索“国家医保服务平台”APP下载安装(目前,医保电子凭证可以通过国家医保APP、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APP等多个渠道进行激活绑定。但“亲情账户”目前只能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才能设置)
二、医保电子凭证“亲情账户”怎样开通?
1. 什么是亲情账户?
亲情账户是绑定在您的医保账户上的家庭成员子账户。
2. 如何添加亲情账户?
进入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首页,需要首先登录个人医保电子凭证。
首次进入登录页面,有【账号登录】和【电子凭证登录】两种方式。如果已经通过微信小程序激活了医保电子凭证的小伙伴,此处可以选择【电子凭证登录】。激活方式在这里,←点击进入。经过【人脸识别】后,提示【认证成功】,即完成登录。
【温馨提示】
如果忘记了电子凭证密码,可以先回到自己最初激活电子凭证的渠道重置密码,如微信小程序、支付宝、银行APP等。
步骤1
完成登录后,点击底部菜单【我的】进入个人中心页面,在【我的家庭成员】版块点击图标“+”添加亲情账户。
![](/__local/D/B3/3F/D7918264A5564299EDA42D47AD0_9AA87642_A33C.jpg)
步骤2
请根据说明选择合适的绑定方式,然后点击【确认】按钮。仔细阅读文字提示,上传相关材料,完成绑定。
方式一:使用身份证号绑定
需要上传的材料有:①个人承诺书(由系统生成) ②本人户口本(常住人口登记卡)③被绑定人户口本(常住人口登记卡)
![](/__local/D/E0/8C/8D2069DA7A9819D8D3DE4422E6F_FE3DB323_25A3D.jpg)
注意:如果您添加的家庭成员小于16周岁,直接点击【添加账户】按钮即可完成账户关联。如果您添加的家庭成员大于16周岁,点击【添加账户】按钮后,请选择“人脸验证”的方式完成家庭成员认证。因此在此项操作进行时,需要被绑定的家庭成员在您身边哦!
方式二:使用出生医学证明绑定
需要填写的信息有:①母亲姓名 ②母亲身份证号码 ③出生医学证明编号
![](/__local/2/93/72/EF9D7BBB74C8453ACD64231F2FC_20D08F52_1F655.jpg)
三、医保电子凭证“亲情账户”如何解除关联?
![](/__local/D/2A/14/966C3DA00A98258B77F6A9AA09A_001E25DF_20D68.jpg)
供稿:医保价格科 黄丝雨
素材来源:中国医疗保险公众号 人民网
编辑 排版:姜文文
审核:张军梅 郑慧颖 魏颖